中国的“廉”文化源远流长。孔子有云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,以修德为核心、崇廉耻贪的廉政文化始终占有重要地位。“廉”与传统文化中的“正”“善”“俭”等美德紧密相关,守廉首先在于立德。千百年来,无数仁人志士坚持以“廉”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或生活简朴、清正勤勉,或正直无私,惩恶扬善,或为民请命、造福乡梓,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千古佳话和垂范后世的风物遗存。
宝应,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、成长于宝应,或曾在宝应为官任事、建功立业,或安葬于家乡故里,如陕西按察使仲本、巡按乔可聘和翰林院侍读乔莱父子、经学大师刘宝楠、朱氏兄弟三进士等一批清正廉明的官员名重史册,蒲松龄也曾在宝应作时任县令孙蕙的幕宾,他们留下的清正为官、勤政为民的事迹为人称道,催人自省。
“荷乡廉韵 清风有痕——宝应馆藏廉政主题文物展”是2022年江苏省馆藏精品巡回展项目,展览以“廉”为主线,分为“以镜为鉴、托物咏志、翰墨清风、勤廉从政”四个单元,主要展示宝应历史上的廉政人物、故事和文物,希望在睹物思人、抚今追昔的同时,能唤起广大观众见贤思齐、奋发向上的正能量。
宝应的历史人物不仅留下了清正为官的事迹,还有许多文物见证了他们的廉洁事迹。例如,一位官员可能留下了一件刻有‘廉’字的玉佩,或是他所使用的清廉为官的印章。这些文物不仅是宝应历史的一部分,也是中国廉政文化的见证。
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宝应的历史,也反映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发展。通过这些文物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员的廉洁行为,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了后世。同时,这些文物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廉政文化。
“荷乡廉韵 清风有痕——宝应馆藏廉政主题文物展”不仅展示了宝应的历史,还展示了中国廉政文化的发展。通过这个展览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官员的廉洁行为,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了后世。同时,这个展览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廉政文化。
8月1日
淄博市博物馆与您不见不散
①淄博文化的研究与弘扬
②博物馆观众服务
③政务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