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月松风——山东新城王氏家族廉政文物展”于6月29日开展,展期约两个月。
水、月、松、风本是大自然极美的意象,而珍藏在王士禛纪念馆中的“水月松风”石屏,则蕴含着“水清、月明、松直、风和”的清廉从政之道。本次廉政展的名字便是取自这件国家一级文物。展览甄选山东博物馆、淄博市博物馆、淄博市图书馆、桓台博物馆、王士禛纪念馆珍贵文物100余件,为您讲述被誉为“齐鲁第一进士家族”“半朝王家”的山东新城王氏家族的清廉家风和廉政思想。
今天,带您走进第二单元“廉政家风”的内容。这一单元以“忠勤报国”“门庭清肃”“互为明镜”“清官廉吏”四个章节讲述王家的廉政家风。
(王重光线刻画像石拓片)
王象乾,官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,加封为太子太保,是家族中官职最高的。一介文官却掌管兵权,一生镇守边关30年,有勇有谋。崇祯元年,北方地区战火又起,原本已病退的83岁的王象乾应召入京,再赴前线镇守边防。他带病上阵,卧床而至,竭尽全力保护着明朝的江山,令蒙古部落不敢轻举妄动。他的事迹被蒲松龄先生写进了《聊斋志异》,故事名字叫《王司马》。故事写道:“北人闻司马至皆不信,因假议和,将验真伪。启帘,见司马坦卧,皆望榻伏拜,挢舌而退。”体现的是他对敌军的震慑和忠勤报国的赤心。
(明崇祯·王象乾传文,桓台博物馆藏)